close

“舊書店裡流通的不只是二手書,還有一樁樁人生故事。“

對於喜歡看書、會買也會賣二手書的我,這樣的文案委實挑起我一窺究竟的好奇心。

如果能透過書,商店,或任何形式的通路與書的另一方接觸,
或許會發現,彼此的共通點會超出自己的想像,
不單僅僅是對書類型的喜好,說不定彼此的成長環境、教育背景都會類似;
其實彼此是否有相同的特質並不重要,只是會看上同一本書的人,
或多或少都有點超過緣份可以解釋的因素吧?

比方說,看過同一本犯罪推理小說的警察和犯人,
一方可能想到要注意的破綻有些,
一方可能知道要注意哪方面的細節,
說不定下次兩方彼此的相遇,就是在某一件案件上。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本書由六篇短篇構成。

固定登場人物有岩老爹和其孫子稔。

岩老爹,受故人之託在荒川橋下經營田邊書店,專售二手書;
稔,十七歲高中生,岩老爹口中「唯一的不成材的孫子」,聰明調皮。

既然是以二手書店為背景,每個案件不免和“書“有所關連,
不管是日本、西洋小說,甚至童書,都是每則故事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。

如果以推理小說的觀點來看此書,不免有所失望,
書中的謎題甚或簡單、老套,
甚至根本不需要解迷,只待事情自然發展即可水落石出;

也許因為如此,我才體會到,推理、解迷的能力,
不單可以運用到殺人、詐欺等犯罪事件上,
細心觀察,生活中隨處都可盡其的展現這方面的特質,
追根究底,這就和Agatha Christie筆下的Miss Marple常說的口頭禪類似,
“No Smoke without Fire。“
推理就是抽絲剝繭、找出問題核心的能力。

或許,多看政論節目可以加強這方面的訓練吧?
看名嘴、政客如何應用言語的詭詐、報導的扭曲,
情感上的煽動,邏輯上的謬誤...
以達到自身的利益。
或許這樣的操弄,比單純的殺人事件,對社會的影響來的更大吧?

再者,最近王又曾掏空資產,逃至上海的事件,應該也是很好的教材之一。
看他之前如何佈局,
宣佈重整後,又有哪方面的動作,
甚至在事件爆發前夕,還揚言減資,獲取投資者(被害者)的信心,
在拉高股價後,大力坑殺投資者。

但不管再怎麼分析、探究其手法,
事情終究已發生了,傷害也已造成了;
或許這就是推理小說的宿命吧?
總是由悲慘的事件,啟發故事的序幕。

故事中主角所能做的,無非是揪出犯人,
將其繩之以法,避免下一個被害者的犧牲...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even184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