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60511~060512 鐮倉。健行步道。
到鐮倉的兩日券(來回和鐮倉到江之島間免費的電車)共2170日幣。
因為我比較晚出發,所以到的時候已經將近1100了。
一出車站舊開始飄雨,因為我不習慣撐傘,所以就穿上我的迷彩goretex外套。
我是在北鐮倉站下車,所以就去附近的丹覺寺、東慶寺、和淨智寺。
丹覺寺還蠻有名氣的,尤其是號稱鐮倉第一大鐘,但說真的,一點都不怎麼了不起,
說大也不大,台灣隨便一家廟就打敗他了,或許價值在於歷史久遠的關係吧。
這裡最令我難忘的還不是廟宇或是洪鐘,而是戶外教學的日本老師的穿著。
當我看到一群小朋友出現時,伴隨的竟是穿黑色(打領帶)西裝的老師,
剛開始我還以為那是某會社社員的旅行,但後來才了解那就是老師的穿著。
連幫小朋友拍紀念照(可能是畢業照)的攝影師也是穿黑色西裝。
再加上在電車上觀察到的現象,我想日本人可能是最常穿西裝的民族吧,還清一色都是黑色。
我回家問過Mr.
Brown,他說因為日本老師為了維持他們的形象,才連旅行都穿西裝。
下一個是東慶寺,這是我最喜歡的寺廟之一。
或許是因為下雨和午餐的關係吧,這時候整個寺中不超過十人,
因此顯得格外的清爽和寧靜。
尤其是庭園的照景感覺很自然不做作,很有禪宗安閒淨逸的氣氛。
連不懂園藝的我,都能稍稍體會到造景者的用心,和寺中植栽表達的歡迎之情。
我想要是和懂園藝的宜鴻(軍中弟兄)同遊,一定更有收穫。
淨智寺沒什麼印象,唯一記得的是,這是連結到大佛的健行步道的起點。
到淨智寺時,我褲子大約已經1/3都溼了,雖然外套防水,但褲子可就沒辦法了。
此時,我還蠻猶豫要不要走健行步道,因為雨下的不小,再加上肚子有點餓,
所以在逛淨智寺時,心裡想到都是要爬,不爬,要爬,不爬。
最後想說,先爬爬看好了,要是不行的話再返回。
一開始爬之後,才上了兩個坡,天色頓時變暗,氣氛也很詭異,此時心裡還蠻害怕的。
硬著頭皮繼續爬,路況越來越糟,且鞋子也溼透了,走起路來很不舒服,
不過竟然都溼了,那也沒什麼好顧慮的,唯一擔心的就是怕跌倒受傷。
大約走了一公里後,才遇到四個人,要不是他們是穿現代服裝,我還以為是狐仙變得吧。
那一公里處,有個小廟和自然公園,算是各中間站,要不要繼續走就看現在了。
不過我先把這個問題留到外面才思考,先去附近的錢洗弁財天看看,
lonely planet的介紹是說,這是個不尋常的寺廟。
走到入口處,果然就不太尋常,他藏身再一個山洞背後,進去後,面積並不大,
但人氣卻很旺。
這裡之所以有名就是,遊客可以把自己的錢用泉水洗一洗,
再自然晾乾後,就會帶來幸福與好運。
當我看到告示牌這樣標示時,我第一個想法是,這是賺錢的好方法。
試想,遊客哪有時間等他自然晾乾,所以錢要放在那邊。
後來,我親自看日本人的示範發現,他們根本不等自然晾乾,就用手帕擦一擦後,放回口袋了。
或許是我想錯了,不然就是說明不夠詳細吧。
逛玩後,又面臨選擇了。走、不走、走、不走。
雖然雨繼續下,肚子也還是很餓,但心想,就剩下兩公里了,這次不走,以後也不可能走了。
這次走的心情就篤定許多,也有總放開的感覺,反正最差就這樣了。
這趟路程途中,只遇到兩個人,其中一個還是附近住家在外面摘野菜的居民。
此外,走沒多久後,我就開始找尋樹枝當作拐杖,因為這段路更抖、更划。
不久我就找到一根拐杖,這算是只要有心,萬物自會互相效力吧。
但是形狀很奇怪,有點像是古代太師用的拐杖,整支彎彎曲曲的不好施力。
後來慢慢習慣後,我才發現他的好處。
他的頂部是個平面,剛好可以整個貼在樹幹上,或是路面上,如此一來反而更好施力。
看到馬路後,我就把stick
san,放在路旁希望給下一個使用者使用,
要走之前,還點頭跟他說,“thank you, stick
san"。
說完,我才發覺我竟然被日本文化同化了。
這趟健行步道,因為下雨所以格外不好走,但也因為下雨,所以沒人走,
彷彿一個人獨自享受整個山野。
雖然終點是大佛,但大佛完全不是我此行的目地。
最後,單純只為了想把這趟路走完,也沒什麼特別的目的。
- May 17 Wed 2006 18:08
060511~060512 鐮倉。健行步道。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